立即下载
望云峰 | 欧阳日初:永远的清明
2021-11-19 15:03:57 字号:

草长莺飞,又是清明。

清明,是唯一的节气与节日同天,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北斗星斗柄回寅,乾元启运,时回新春,当斗柄指向正东偏南的“乙”位时为清明节气。《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草木萌动、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此谓清明“三候”。也就是说在清明时节的第一个五天,会看见桐树开始开出白色的花朵,或许,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第二个五天,田鼠因为烈阳之气渐盛,钻进洞穴,喜欢阳气的鹌鹑开始出来活动,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第三个五天,是彩虹出现在天边的日子,清明时节的一场细雨之后,天空会出现绚烂的彩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还有三花信:桐花、麦花、柳花。

桐花又称“清明花”。说桐花,一般都指泡桐花,而非梧桐花,泡桐树高大,树冠蔽天,其开也烂漫,落也缤纷,自有一种酣畅淋漓之美。春景到清明,绚烂已至极致,开始由盛转衰,桐花是春夏演变的见证者。而鸟类中送别春天的是杜鹃,桐花凋落的视觉,杜鹃哀鸣的听觉,都给人以强烈的春逝伤感,最能触动游子的情怀,“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素洁高雅,自有一种浓厚韵味,洁白无瑕的花瓣上,写满了清明节的诗意。古人常常将桐花与清明的诗句联系在一起,权德舆曾作《清明日次弋阳》:“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中也以“桐花”呼应“清明”:“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同时,桐花盛开也象征了世间万物积极向上的奋发,蒋溥《桐花歌》中有“桐阴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句,读之有扑鼻而来的馨香之气。随着信风的传播,也成为了最令人心旷神怡的花信风。

大家一定见过麦穗,麦穗的轴上有许多节,每节长一小穗,小穗都含3至9个小花苞,这便是麦花。麦子的雌雄花蕊,皆是喜爱风儿的“风媒花”,麦花虽小,却是最具生命意义的风信花,信风来临之际,麦花将自己与之完全融合,从而完成了孕育果实的使命。麦花朴实无华,低调素雅,花朵极简,星星点点的小花旋绕在翠绿的麦秆之上,仿佛一阵风过,便会被吹落。麦花是花卉中寿命最短的花,它只开20分钟,形容时间短暂的成语“昙花一现”应更改为“麦花一现”。在文人墨客眼中,麦花亦是极惹人怜爱的。范成大《初夏》一诗写尽了麦花香气浅淡,若有似无的意趣:“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麦花蕴含着饱满的收获,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诗人笔下的麦花,总是充满丰收的意象,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此诗便写尽了田园之景,丰收之趣。

柳花,柳树之花,雌雄异株,色淡蕊黄,结子柳絮带绒毛,能随风飞扬,古人将絮误认为花。在文人笔下,柳花却有着缠绵悱恻的文学意象,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之诗句,便是以柳花的意象烘托离别的气氛。柳花凋零后,化作轻柔缥缈的柳絮,随徐来的信风,漫天弥地飞舞。“柳”谐音“留”,丝丝缕缕的柳花,最易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清明时节,人们习惯于缅怀故乡、故人,柳花的特质暗合了人们的这种情愫,刘禹锡的柳花词很有名:“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实际上咏的不是柳花是柳絮。古人还有折柳送别的风气,起源于秦汉时西安东郊灞桥,送客至此都折柳赠别,“灞柳”成了离愁别绪的借代词。

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值得纪念。我们用这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来纪念那些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人。中国传统节日里,清明是每个中国人祭祖的日子,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经历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如《周礼》所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这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秋千、蹴鞠、斗鸡等风俗。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寒食节也相随而至。现在,有些人把寒食与清明说成是同一节日是不对的,因为两者一个是农耕节气,一个是民俗节日,本来就不是一码事。只因两节时间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于一日,故有清明、寒食并称的说法。

清明节还融合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上巳节的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到了宋代,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不见于文献。

从《礼经》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唐代以前我国北方并没有清明节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代时清明节上墓祭扫已成风气,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拜祭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湖南很多地方将扫墓称为“挂山”、“挂青(亲)”等,清明节前后均可,隆回北面在春分后清明前,而南面则在清明节前后三天。一座坟头清明是否“挂青”,成了一个家族是否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父慈子孝的标志。湘西南等地,用白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称挂青,俗称挂纸。也有称“挂清”的,湘西南部方言可能叫“挂枪(音)”,还有解释为“挂(宗)亲”的。程序越复杂,祭祀者遵循的规矩就越多,比如时间,往往会选择上午,而黄昏时一般是不适宜“挂青”的。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挂青”活动少了很多规矩,没有了迷信色彩,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成对祖先的追忆和思念。

一些华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时髦的“网上祭拜”方式,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到先人墓前磕头。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家乡过清明不?”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轻华人对清明节也不敢怠慢,因为崇祖、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华人传统。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扫墓外有很多。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柳叶有清热毒,利小便等功效”,清明日插柳于门上以“辟邪祛疾”(风寒时疫之邪气)的。“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插柳民风习俗相传源于唐代,宋代插柳之风盛极,清代更流传着清明折柳、卖柳、戴柳、赠柳的诸多趣俗。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艾叶粑粑等。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关于清明祭扫的意义,老一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不能断了香火。血脉传承不止,精神生生不息。每到清明时节,烈士陵园也好,城市公墓也好,乡村坟茔也好,前往祭扫的人流总是络绎不绝。长者挈幼,教导仪轨,叮嘱勿忘先人。以此代代传递,纵然已开枝散叶,亦能明晰脉络,寻到血脉之根。在追忆中寄托思念,缅怀先人披荆斩棘之不易,以当下成绩告慰逝者,并砥砺前行。清明祭扫贵在走心,形式上则应与时俱进,重传统不是一味守旧,而是在创新中传承,我们要移风易俗,献上一束花、栽下一棵树,这样既生态环保,又安全文明,用绿色文明的方式祭奠先人。

“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到了清明,春天就已经走向深处了,这时的草木都是脆生生的绿意。柳条在风中摇摆着,甚是动人,尤其是几只鸟儿在柳树枝丫间穿行,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人,让我们有了像春日的烟雨,绵长而悠远的回忆与念想。

清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我们与已故亲人情感相依的纽带,更意味着它是一部生命的史诗,一个壮烈或凄婉的故事,一次圣洁的朝拜,一缕永恒的思念……

这个节日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远逝,它所承载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将会代代传承下去,是永远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寻,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绕不过的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诗。

2021年清明节于守墨堂

来源:《望云峰》2021年第2期

编辑:胡权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